第一章 细胞的分子组成第二节1.B 2.D 3.B 4.D 5.D 6.A第三节1-5 BACBA 6-10 ACBAB 11-15 BDAAB 16-19 DACC20.(1)氨基 羧基 (2)3 2 脱水缩合 36 三肽(3)B、C、G E、F(4)2 1 221-25 BADBD 26-30 CACDD 31.D32.(1) N (2)糖类和油脂 (3)①④⑤单元练习1-5 ADBAB 6-10 ACCCB 11-15 ADCDB 16-20 CCBAC 21.D22.(1)2 49 (2)564023.(1)双缩脲试剂 稀蛋清液 淀粉酶溶液 (2)本尼迪特试剂24.(1)蛋白质
(2)高温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破坏(3)5 4 4 (4)2 2 两条肽链的两端(5)双缩脲 紫第二章 细胞的结构第一节 细胞概述1-5 DCCDB 6-10 BBBCD 11-13 BCC第二节 细胞膜和细胞壁1-5 BDDAA 6-9 DCDC10.(1)蛋白质 流动性(2)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细胞膜上蛋白质分子的运动速度减小(3)当环境温度很低时,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几乎停止运动11-15 BAADA 16-20 BDABC 21.D22.(1)白色(未被染色) 红色(被染色)(2)胚和胚乳都被染成红色 胚细胞已死亡,细胞膜失去选择透性(6)68% 不能购买,因为发芽率太低第三节 细胞质1.D 2.C3.(1)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2)蛋白质进入内质网中4-8 DDADD 9-11 BDB12.真核 细胞呼吸 能量代谢 两 脂双层 嵴 基质13-15 CDC 16-20 ACBAA 21-25 BCBDA 26-30 ACCAD 31-34 ACCC35.(1)线粒体 需氧呼吸 (2)丙 (3)丁 内质网 乙 高尔基体36.(1)低等植物 (2) 2 液泡 4 叶绿体(3)脂双层 (4) 13 中心体37.(1) 6 核糖体 (2) 5→4→2→1 (3) 5 内质网 4 高尔基体38.(1)心肌运动量大,需要的能量多(2)D>E>A>B>C (3)细胞新陈代谢的强弱(4)高尔基体、粗面内质网第四节 细胞核1-5 BCDCC 6-10 BABDD 11-12 BD13.(1)伞柄 带核的假根段(2)①甲种伞藻的伞柄上长出了乙种伞藻的伞盖②乙种伞藻的伞柄上长出了甲种伞藻的伞盖(3)伞盖形状由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控制第五节 原核细胞1-5 DAACA 6.C7.(1)原核 没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2)细胞壁 细胞膜 核糖体(3)蓝细菌 大肠杆菌单元练习1-5 BCCDD 6-10 DDBBD 11-15 CCDAC 16-20 DABDD 21.B22.(1)①蓝细菌 小麦叶片 美西螈 ②细胞核 线粒体 叶绿体 中心体(2)原核23.(1)脂双层 膜蛋白(蛋白质) 流动性(2)A 2 糖蛋白(3)选择透性24.(2)第二步:分别在A、B烧杯中加入等体积的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清水第三步:在A、B烧杯中分别加入数量相同的新鲜红色月季花瓣,一段时间后观察溶液和花瓣颜色的变化(3)实验结果:盐酸溶液呈现红色,花瓣的颜色逐渐褪去;清水和花瓣颜色没有变化 原因:盐酸杀死细胞,使细胞膜失去选择透性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第一节 细胞与能量1-5 CDAAB 6-10 BADCC 11-12 CD13.(1)ATP的合成 吸能(2)各项生命活动(3)右 左(4)ATP第二节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1-5 DACBB 6-10 BCAAC 11-15 AAADC 16-17 AB18.(1) b、c、d (2)b a19.(1)磷脂薄膜上没有运输K+的载体,K+不能通过主动转动进入右室(2)K+利用缬氨霉素作为载体,并由电极提供能量,通过主动转动进入右室(3)没有能量提供,K+不能通过主动转动进入右室(4)主动转动的特点是需要载体,消耗能量,物质从低浓度的一边到达高浓度的一边。第三节 酶1-5 ADCDB 6-10 CDBBA 11-13 BBD 14(1)D (2)A (3)C (4)B15.(1)蓝色 红黄色 红黄色 淀粉酶能水解淀粉,产生可溶性还原糖,可溶性还原糖与本尼迪特试剂反应产生红黄色沉淀(2)1、2、4、5(3)淀粉与蔗糖不是可溶性还原糖 4、5号试管可能也出现红黄色沉淀(无法确保实验材料的纯度)(4)酶具有专一性16.(1)研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2)使温度恒定,受热均匀,排除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干扰;37℃时,人体内酶的活性(3)酶E是一种蛋白酶;其最适pH在2.0左右 胃蛋白酶(4)不变(仍为0)第四节 细胞呼吸1-5 CCDBA 6-10 DBDDB 11-15 DBBBD 16-20 BCCCD 21-25 BABBC 26-27 AB28.(1)丙酮酸 (2)细胞溶胶 A、C (3)酶作为催化剂参与反应29.(1)需氧 10%的NaOH溶液、新鲜的含酵母菌的培养液、澄清的石灰水 厌氧 新鲜的含酵母菌的培养液、澄清的石灰水(2)室温、无菌,定期注入5%的葡萄糖溶液(3)在A和B之间再连接一个盛有澄清石灰水的C装置第五节 光合作用1-5 BDDDD 6-10 DDDAC 11-15 CCCCB 16-20 BDAAD 21-25 CCDBA 26-30 DDDDD 31-32 BA33.(1)光反应 色素的数量(2)酶的活性(3)三碳酸 RuBP(4)适当降低温室内的温度 因为在该光强度以下,低温(15℃)时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高温(25℃)时的光合作用强度。34.(1)①NADPH ②ATP ③CO2 ④三碳糖(2)光反应 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 三碳酸的还原 叶绿体的基质(3)NADPH ATP35.(1)隔绝空气,防止外界空气中的O2影响实验结果(2)提供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3)距离越近,光照强度越大;反之越小(4)20(5)光照越强,光合速率越大;当光强度超过一定值后,光合速率不再增大36.(1)左侧(2)200(3)新鲜叶片改为经消毒的死叶片 环境物理因素(如温度、气压等)变化对实验的第3 / 7页影响(4)释放的CO2量与吸收的O2量的差单元练习1-5 BBCDD 6-10 BDCCD 11-15 ADDCC 16-20 DDBBC 21-24 BDBC 25.(1)能量 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是同时进行的(2)线粒体 碳反应合成有机物(3)需氧呼吸26.(1)O2 ATP、NADPH CO2(2)CO2的固定 三碳酸的还原(3)ATP、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27.(1)②取4支试卷分别标上ABCD③用4支注射器分别吸取不同pH的缓冲液各2ml并分别注入4支试管中,保持25度④用4支注射器吸取含有酵母粉的蔗糖溶液各2ml,同时分别注入上述4支试管内,保持25度并开始计时⑤观察并记录每支试管上的注射器阵痛推柄上升2ml时所需要的时间(2)酵母菌酒精发酵酶促反应速率收到溶液酸碱度的影响,pH为7时,酶促反应速率最快,pH的减小或增大,酶促反应速率都会减弱(3)①防止酵母菌被烫死和酶遇到高温失活②避免空气进入试管,使试管内保持无氧状态28.(1、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 层析液(乙醚)(2)细胞呼吸 ③ ② ATP(3)光照强度 光反应 光照强度 土壤湿度(4)光照强度、土壤湿度和施肥情况29.①萤火虫发光需要能量②萤火虫发光所需能量直接由ATP提供③葡萄糖不能为萤火虫发光直接功能30.(1)黄绿色 部分叶绿素遭到破坏(2)几乎无色 叶绿素不溶于水(3)深绿色 大量叶绿素溶于乙醇第四章 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第一节 细胞的增殖1-5 DCBBD 6-10 DCBBA 11-15 CDCAC 16-17 CB18(1)中 染色体清晰可见,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2)A、D(3)A 8(4)母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在精确的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其遗传物质组成保持稳定 19(1)f 一次分裂完成 k 下一次分裂完成第4 / 7页(2)bc或gh 前(3)稳定不变 遗传性状(4)DNA复制 相同 两天染色单体(或两个DNA分子)20-23 ABCC24(1)解离 使组织中的细胞易分开(2)使染色体染色,便于观察(3)进一步分散开(4)转换器 细25(1)1前期 2间期 3末期 4中期 5后期(2)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3)前 中 后(4)增大光圈或改用凹面镜26-30 DCCCB31(1)切取1-5cm的根尖太长;解离后未进行漂洗就进行染色(2)切取根尖太长,这样不仅有分生区的细胞,而且还有大量的伸长区、成熟区的细胞(3)分生区细胞经盐酸解离后已经死亡,不再继续分裂 应该慢慢的移动装片,在不同的视野中寻找分裂期的细胞32(1)20(2)C D B(3)1500 1200(4)1 1933(1)没有经过漂洗,盐酸持续解离,影响碱性染料的染色(2)没有经过压片,细胞没有分散开来,相互重叠影响观察(3)长方形的细胞不再进行细胞分裂,应观察正方形(分生区)的细胞第二节 细胞的分化1-4 BDCD5(1)细胞分化(2)细胞分裂(3)细胞生长(4)形态、结构和功能 遗传物质6 无限增殖 细胞膜上的粘连蛋白等物质减少,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减小 致癌因素 7-11 DCACD12(1)1适量且等量的细胞培养液 2适量且等量的不同浓度的二氯二乙胺 3等量生理盐水(2)在一定范围内,二氯二乙胺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 在一定范围内,随二氯二乙胺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逐渐增强第三节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1-5 CBDDB 6-7 BA8(1)细胞分裂能力或寿命随着生物体的年龄的增大而减弱 细胞分裂次数与具体物种的特异性有关,一般的,寿命越长的物种体细胞细胞分裂的次数越多 细胞的衰老速率与年龄、性别有关 细胞核是决定细胞衰老的重要因素(2)生物的物种、年龄、性别、细胞核的变化等第5 / 7页(3)实验设计不严密,应该增加两个对照组,具体设计如下:第一组:同年龄的男性细胞和女性细胞混合培养,看实验结果,以探究性别对细胞分裂能力的影响;第二组:同性别的男性或女性细胞分不同年龄一起混合培养,探究在同一条件下年龄对细胞分裂能力额影响单元练习1-5 CBDAB 6-10 DCCAD 11-15 BDBBC 16-20 AADCC 21 B22(1)DNA分子的复制 间 染色体的着丝粒一分为二(2)动物 无细胞壁,有中心体(3)后 8 8 023(1)细胞分裂 细胞分化(2)癌变 在体内易转移24(1)2未标记 不含3H标记的胆碱营养液 3核膜的放射性(2)1若新细胞的核膜具有放射性,则表明亲代细胞的核膜参与了子代细胞核膜的重建 2若新细胞的核膜无放射性,则表明亲代细胞的核膜没有参加子代细胞核膜的重建,新核膜是由内质网重新生成的综合练习1-5 DBDDB 6-10 ACBCB 11-15 DBBAD 16-20 ACAAA 21-25 BCABD26-30 ACDBA31(1)核糖体(2)蛋白质 5421(3)纤维素酶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或流动性)(4)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5)质壁分离 渗透(6)大液泡 细胞核、核糖体和线粒体32(1)水 二氧化碳(2)NADPH和ATP(3)光能 碳反应 B 细胞呼吸33(1)色素的数量 a(2)a 能 光合作用净积累量大于0(3)五碳化合物的含量34(1)分生区(2)后(3)A、E、F、D(4)8、0、8 图略35(1)检查该洗衣粉是否含蛋白酶(2)1:45摄氏度 2酶的结构已遭破坏(或酶的活性已丧失) 3胶片上的蛋白膜消失时间的长短(3)丝质及羊毛衣料所含的蛋白质被加酶洗衣粉中的蛋白酶分解,从而破坏衣料(4)酶本身无毒,含量少,又能被微生物完全降解,对环境无污染
初一英语作业本,英语,下册,汇总,答案2020-02-24
初二语文作业本,下册,答案,语文课堂2020-02-24
初二语文作业本,下册,人教版,语文,答案2020-02-24
初二语文作业本,语文,答案,参考,八下2020-02-24
初二语文作业本,人教版,八年级,语文,配套2020-02-24
箐箐学习网 Copyright@ 2016-2019 www.gongqing.cn
本站资料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跟我们联系。联系邮箱:
网站备案号 : 粤ICP备17024501号-2 鄂公网安备 888888-0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