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苯及苯的同系物的加成: H2、Cl23. 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的加成:(包括卤代烯烃、卤代炔烃、烯醇、烯醛、烯酸、烯酸酯、烯酸盐等)4. 含醛基的化合物(包括葡萄糖)的加成: HCN、H2等5. 酮类、油酸、油酸盐、油酸某酯、油(不饱和高...[详细]
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BaCl2+Na2SO4=BaSO4↓+2NaCl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CaCl2+Na2CO3=CaCO3↓+2NaCl 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 4、木炭还...[详细]
【二氧化硫知识点】制法(形成):硫黄或含硫的燃料燃烧得到(硫俗称硫磺,是黄色粉末)S+O2 ===(点燃) SO2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容易液化,易溶于水(1:40体积比)化学性质:有毒,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形成的溶液...[详细]
高中化学学好的方法 1、两个明确 一是明确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化学实验知识等内容。基本技能包括化学实验技能和计算技能。 二是明确对学习者的能力要求...[详细]
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BaCl2+Na2SO4=BaSO4↓+2NaCl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CaCl2+Na2CO3=CaCO3↓+2NaCl 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 4、木炭还...[详细]
1、坚持课前预习积极主动学习 课前预习的方法:阅读新课、找出难点、温习基础 (1)阅读新课: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 (2)找出难点:对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 (3)温习基础:作为学习新课的知识铺垫。 2、讲究课内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详细]
素,以熔点很高的氧化物及硅酸盐形式存在于岩石、沙子和土壤中,占地壳质量90%以上。位于第3周期,第ⅣA族碳的下方。 Si 对比 C 最外层有4个电子,主要形成四价的化合物。 二、二氧化硅(SiO2) 天然存在的二氧化硅称为硅石,包括...[详细]
高一必修一化学知识点归纳篇(一) 1、实验过程出现的问题 (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详细]
高中化学学科要求 1.知识与技能:认识几种常见物质的性质、制法,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理解物质的多角度分类,认识化学变化的多样性和规律性,能分析简单化学问题,并用化学语言表达。能分析化学问题中量的关系,学会简单的化学计算。认识...[详细]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2章知识点总结篇一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详细]
① 通过加成反应使之褪色:含有 、—C≡C—的不饱和化合物② 通过取代反应使之褪色:酚类注意:苯酚溶液遇浓溴水时,除褪色现象之外还产生白色沉淀。③ 通过氧化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HO(醛基)的有机物(有水参加反应)注意:纯净的只含有—CHO...[详细]
高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 配平化学方程式就显得十分重要,它也是一切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础。配平化学方程式,就是依据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然后再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调整化学式前边的化学计量数,使得式子左右两边达到原子...[详细]
一、原理:影响水的电离平衡因素 H2OH++OH- 1.25 ℃,——→c(H+)H2O=c(OH-)H2O=1×10-7——→ Kw=1×10-14 2.25 ℃,加CH3COOH、H+——→平衡向左移动——→c(H+)H2O=c(...[详细]
1、影响原子半径大小的因素: ①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最主要因素) ②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增多,吸引力增大,使原子半径有减小的趋向(次要因素) ③核外电子数:电子数增多,增加了相互排斥,使原子半径有增大的倾向 2、元素...[详细]
1.有机推断题解答有机推断题的一般方法为: 认真审题,抓住关键词语,捕捉题目所提供的信息,对信息进行综合加工,联系旧知识合理迁移、灵活变通。 其基本步骤为:首先分析要合成的有机物属于何种类型,它带有什么官能团,它与哪些知识和信息有关。其...[详细]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课标分析】 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教...[详细]
高一化学期末必背方程式总结(一) 与硫酸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NaOH(或KOH)+H2SO4==Na2SO4+2H2O现象:不明显 Fe2O3+3H2SO4==Fe2(SO4)3+3H2O现象:红色固体溶解,生成黄色溶液 CuO+...[详细]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详细]
必修课高一化学方程式:非金属氢化物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 1、钠与非金属的反应 4Na+O2=2Na2O(白色)2Na+O2△Na2O2(淡黄色) 2Na+Cl2点燃2NaCl 2、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浮...[详细]
高一必修一化学实验总结篇一 1.气体发生装置中的导管;在容器内的部分都只能露出橡皮塞少许或与其平行,不然将不利于排气。 2.用排空气法(包括向上和向下)收集气体时,导管都必领伸到集气瓶或试管的底部附近。这样利于排尽集气瓶或试管内...[详细]
一、选择题 1.已知KH和H2O反应生成H2和KOH,反应中生成1molH2,则KH A.失去1mol电子B.得到1mol电子 C.失去2mol电子D.没有电子得失 2.SiO2在高温下可发生反应:SiO2+3C====SiC+2C...[详细]
1.(原创)海水中含有大量的化学元素,自然界中的有些元素主要存在于海水中。下列元素中,被称为“海洋元素”的是() A.镁B.钠 C.溴D.氯 2.(原创)向盛有液溴的试剂瓶中注入一定量的水,其目的是()。 A.制溴水B.比较液溴和水...[详细]
A.闻氯气的气味 B.用排水法收集氯气 C.盛装液氯的容器 D.证明氯气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 解析:不能用排水法收集Cl2,应用瓶口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也可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若用B项装置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Cl2,应短管进气,长管...[详细]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探究化学反应实质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全面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详细]
1、使学生深化对化学反应的本质认识; 2、使学生理解浓度、压强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2、通过探究实验认识化学平衡与反应限度,并用得到的结论去指导分析和...[详细]
箐箐学习网 Copyright@ 2016-2019 www.gongqing.cn
本站资料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跟我们联系。联系邮箱:
网站备案号 : 粤ICP备17024501号-2 鄂公网安备 888888-0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