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征 (1)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坚持从实际出发认识周围的世界,克服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分离,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2)实现了唯物辩证...[详细]
政治易错点 《生活与哲学》 第一单元 1.世界观与方*相互决定、相互影响。 2.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 3.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4.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并随着哲学的发展而发展。 5.哲学的基本问...[详细]
《生活与哲学》 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者哲学的发展。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3.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详细]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或意义) ①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互相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状态,必须高举民族精神的火炬,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详细]
客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观点介绍】柏拉图:理念;黑格尔:绝对精神;上帝创世说、女娲造人说 中国宋代哲学家朱熹:主张"理"一...[详细]
专题五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 23.了解联合国的主要机构和作用 (1)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秘书处。 (2)作用: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共同发展、促进人类文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详细]
人生价值的实现原理 〖原理内容〗:人要在劳动和奉献中体现和创造价值,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也可这样理解: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生的价值? (1)根本途径:劳动和奉献。(要求: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2...[详细]
如何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①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做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即充分发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作用。 ③...[详细]
1、事物发展的原因 原理:(1)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2)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3)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方*:(1)在个人成长过程中,要正确对待内因和外因; (2)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必须把内因和外...[详细]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 (1)必要性: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更高地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展社会主义先...[详细]
1、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原理:(1)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2)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也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方*: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的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详细]
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原理 原理内容: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详细]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3.1、唯物辩证法 3.1.1、3.1.2、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的特征,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3.1.3、唯物...[详细]
高二政治教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要求 (1)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首先,规律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遵循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找出客观规律,指导行动。 其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并不是否定发挥主观能...[详细]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的最初形态,它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它认为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土、气、原子等,认为世界是由一种或几种原始...[详细]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分析法部分) 3.4、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点 3.4.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及其基本属性 矛盾是指事物自身所包含的对立统一关系。这种矛盾是事物自身所固有的,人们不能任意制造,也不能任...[详细]
1、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2、矛盾的普遍性 原理:(1)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 (2)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的始终; 方*:(1)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 (2)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详细]
1.2、文化对人的影响 1.2.1、了解文化对人们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实践活动的影响 (1)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文化对人有哪些影响的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详细]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唯物辩证法的辩证否定观部分) 3.5、辩证的否定观 3.5.1、辩证否定的实质 辩证否定原理 【原理内容】辩证否定的含义: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否定的实质:辩证否定的实质...[详细]
3.3、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3.3.1、发展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发展具有普遍性。 【方*】这一原理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3.3.2、发展的实质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详细]
4.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4.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物质方面,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详细]
3.4、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点 3.4.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及其基本属性 矛盾是指事物自身所包含的对立统一关系。这种矛盾是事物自身所固有的,人们不能任意制造,也不能任意取消,矛盾具有客观性。 矛盾双方的对立关系就是矛盾的...[详细]
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事物的普遍联系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事物自身中对立统一的双方之间的联系构成矛盾,事物自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规律。联系是唯物辩证法的起点,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正是在这个意...[详细]
高二政治教案: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学习目标】 知识:1、真理含义2、真理的基本属性:客观性3、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4、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5、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能力:1、能够通过对真理和谬误的理解把二者区分开来 2、能够...[详细]
高二政治教案:掌全面认识文化交流与合作 全面认识文化交流与合作 1.原因:(1)今天的世界是个开放的世界,同时文化具有多样性,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可以使各国文化相互学习、借鉴,所以,我国必须大力发展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2)加...[详细]
箐箐学习网 Copyright@ 2016-2019 www.gongqing.cn
本站资料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跟我们联系。联系邮箱:
网站备案号 : 粤ICP备17024501号-2 鄂公网安备 888888-0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