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的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 一、学习问题自我评价 每一个学习不良者并不一定真的了解自己的问题之所在,要想对症下药,解决问题,对学习问题进行自我评价便尤其显得重要了。对学习问题可主要从如下几方面进行自我评价: l.时间安排问题 学习...[详细]
1.1517年,引发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事件是A.天主教会征收什一税 B.天主教会出卖教会职位C.天主教会榨取封建地租 D.天主教会兜售赎罪券D2.马丁-路德进行宗教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A.免除封建地租 B.取消什一税C.反对出售免罪符...[详细]
学习效率这东西,我也曾和很多人谈起过。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某同学学习极其用功,在学校学,回家也学,不时还熬熬夜,题做得数不胜数,但成绩却总上不去其实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也是十分着急的,本来,有付出就应该有回报,而且,付出的多就应该回报很多...[详细]
高中历史的有效的记忆方法 1、框架记忆法 要形成知识框架,首先要背好课本的章节目录,这是最粗的线条,也是最基础的内容。比如本册书共包括七个单元,可归纳为三个大框架:古代的中国(第一单元)和世界(第二单元);近代的世界(第三单元)与中国(...[详细]
历史是门严肃的学问,严肃得甚至近乎枯燥,所以大家都不愿意去学。但是我对历史却似乎有着无穷的兴趣,从来不会把它当作负担或累赘,反而越学越想学,许多别人很头疼的知识点,对我而言,都是在不经意之间就掌握了。其实我的“诀窍”,就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详细]
高二历史学习的方法 一、归类记忆法 整理、归类历史知识,可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不仅便于学生记忆,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例如,中国古代史讲完之后,可把教材内容按中央集权制度、社会经济发展、赋税制度的演变、土地制度的发展、科技文化的...[详细]
1.新文化运动前期和后期的比较(1)共同点:①从性质上看,前后两个时期都带有资产阶级文化思想的性质;②从方面来看,前后两个时期有些是相同的;③从形式上看,两个时期都是通过著书立说开展文化宣传,同时都经过了长期激烈的争论;④从作用来看,都是当...[详细]
中国古代史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思想本单元主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历程)春秋儒家思想的出现 战国孟子荀子发展儒家思想 秦朝焚书坑儒 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魏晋南北朝儒学危机 唐宋后三教...[详细]
高中历史的王朝的特点介绍 夏——流水帐、虚无飘渺。 商——第一个革命成功的王朝,也是甲骨文盛行的朝代。 西周——第一个亡于游牧民族的王朝,也是第二个革命成功,又是一个国人敢把自己国君驱逐的王朝。 东周——五百年无作为,王权国力越来越...[详细]
第I卷(选择题 60分)1、下列几幅图中生产工具的演变对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们反映了古代中国( )A.播种方式的变革 B.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C.铁犁牛耕发展的全过程 D.土地私有制的确立2、土地兼并是指土地愈来愈集中...[详细]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某欧洲文化旅游团在一所中学图书馆参观时问学生:“The river can carry a boat, yet, it can turn the boat as well.”这句话反映的...[详细]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识记我国古代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P4-5页)原始农业主要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商周时有耜耕石锄(木器、石器为主)。春秋战国时,铁犁牛耕逐渐推广。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主要耕作方式;隋唐时期完善(标志:曲辕...[详细]
一、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师夷长技以制夷 是魏源在其著作《海国图志》中提出的主张,也是近代中国变革的手段之一,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详细]
(一)异端思想家李贽1、李贽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明朝万历年间①(政治)专制统治腐败,农民起义打击;②(经济)商品经济繁荣,冲击下人们竞相逐利;③(文化)纲常礼教士人强烈追求个性和发展经济的要求。2、李贽思想主要内容:《焚书》《藏书》①批判...[详细]
一、“开眼看世界”1.代表人物及核心思想:(地主阶级抵抗派)。(1)林则徐:设立译馆,编译《四洲志》、《各国律例》,成为中国近代 开眼看世界 的第一人。(2)魏源:编撰《海国图志》,阐述了“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2.概念:先进的 地主...[详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1920年11月,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清室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了,这话实在错了。即如我们住的租界,外国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成的恶果。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详细]
一、浪漫主义文学(18世纪后半期----19世纪初)(一)、代表人物及作品 (学生自主学习梳理基础知识)(二)文学特点(引导学生分析归纳)⑴在揭露丑恶现实的同时,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体现着理想主义的追寻。⑵想象力丰富,注意通过心理描写揭示人...[详细]
高二历史必修1知识点: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1.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应用于工业成就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垄断组织的形成。 ①电力的广泛应用,人类跨入了电气时代;②内燃机的创制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详细]
高二历史知识点归纳(一) 1、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 答: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快(工商业发达),但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严重阻碍。 2、阶级关系:阶级矛盾尖锐。法国存在着森严的等级制度(一、教士;二、贵族;三、农、工、平民...[详细]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基础解读】 一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及评价 1、原因: (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社会地位较低的士,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他们代表本阶...[详细]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 西周分封制(对象、义务、权利)和宗法制(含义、特点)的主要内容(5-6页)(A) 分封制: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后代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权利:政治上,设置官吏,军事上,建立武...[详细]
11物理学的重大进展高中高二年级历史物理学的重大进展知识点梳理12破解生命起源之谜历史高二级破解生命起源之谜期末必背知识点(2015—2016)13从蒸汽机到互联网高二历史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知识点总结...[详细]
高二会考历史复习资料(一) 1)鸦片战争中,天朝上国被一个西方岛国打得一败涂地,使华夏鄙视远夷的传统观念受到猛烈的冲击。一些爱国的封建士大夫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开始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了,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出向西...[详细]
1、儒学兴起的原因:汉武帝起用很多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士人纷纷研习儒家经典,儒学得以大兴。2、儒学教育状况:(1)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设立专事研究和传播五经的教官,称为“博士”。自此,教育...[详细]
高二历史知识点整理: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百家争鸣 1、背景(原因):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 第一,在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详细]
箐箐学习网 Copyright@ 2016-2019 www.gongqing.cn
本站资料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跟我们联系。联系邮箱:
网站备案号 : 粤ICP备17024501号-2 鄂公网安备 888888-000000号